目录
当代文学观察
新诗形式建设何处去?——论21世纪新诗对形式的探索及限度罗小凤;4-11
中国传统与时代烙印——网络文学叙事模式的继承与新变张斯琦;12-22
微观痛感与中间化书写:女性非虚构写作的特质——以黄灯、梁鸿、丁燕、郑小琼为考察对象颜彬;23-29
“新生代”写作30年
主持人的话张清华;30-32
李敬泽话语李洱;33-37
元批评与通往未来的文学方法——李敬泽的批评实践、文学方法和当代启示陈培浩;38-44
总体性视野下的文学行动——李敬泽与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李蔚超;45-51+57
精神反游与正典探看——关于李敬泽张晓琴;52-57
理性、灵性,以及藏在纸面下的诚——李敬泽文章印象卓今;58-63
何平文学批评研究小辑
文学拓殖者与批评的创造——何平《批评的返场》的典范意义沈杏培;64-71
文学期刊与“文学策展”来颖燕;72-77
《千里江山图》评论小辑
论《千里江山图》的叙事张力及其意义洪治纲;林浩;78-85
作为空间小说的《千里江山图》李冬梅;86-91
作家作品评论
寻路、回归与民间——阿来《寻金记》(上)的三个问题李晓峰;刘俊杰;92-98
进城者主体性的建构——论迟子建新世纪的进城书写韩文淑;99-103+126
烟火日常的呈现与精神立场的追寻——斯继东小说创作论陈蘅瑾;104-109
纪实性文学创作的新尝试与新挑战——兼论钟兆云小说的艺术特征袁勇麟;110-116
孙犁《书衣文录全编》日常生活叙事研究李振刚;117-126
新时代空间叙事视域下的边地英雄人物塑造——以王族的《达坂兵》为言说中心王开楠;王敏;127-133
社会转型期的文学乡愁与现代性建构——论俞胜的小说创作张凡;杨玄璘;134-140
青年革命记忆中有“情”的历史意识——对读《青春万岁》《启蒙时代》《超新星纪元》韩旭东;141-148
被改装的侠士列传——论双雪涛小说的侠义叙述陈广通;149-155
知识范式的“双重维度”——论格非的小说创作与学术思想贺与诤;156-163
当代诗歌论坛
从时间意象到时间诗学——论骆一禾的“圆性时间”及其创作实践陈昶;164-170
情感的放逐与宣叙——论庄伟杰早期诗歌叙述的根性魏文文;171-177
国际文学视野
阿卜杜勒拉扎克·古尔纳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熊辉;178-185
当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“中国形象”的自塑、他塑及其他刘霞云;杨四平;186-194
对文化的真实表达与诠释——阿来作品海外传播研究付筱娜;邢达;195-199
史料研究
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培养研究叶炜;200-206
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
体贴的理性——李蔚超批评印象刘大先;209
何平简介2
征稿启事77
《作家》目录207
《鸭绿江》目录207
我的批评观李蔚超;210